卓資縣名人錄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 编辑:進退兩難網 - 67卓資縣名人錄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李建茂 (1918~1947) 李建茂,原名李維誌,1918年出生於內蒙古卓資縣東河子鄉勿蘭哈少村的一戶農民家庭。他小時候在中旗德太爐讀私塾,在校期間思想進步,勤奮好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初小畢業後,家中無力繼續供他上學,輟學在家務農。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沿平綏線向西進犯。12月,侵占了李建茂家鄉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建立了情報網,設立了據點。李建茂親眼目睹了日軍殺人放火、奸0女的暴行,激起他對日本侵略者的義憤。在國家生死存亡的危難關頭,他經常瞞著家中老0女接觸一些進步力量,探討救國救民的道路。在與進步人士的接觸中,他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看準了革命道路,更加向往共產黨、八路軍。1938年9月,這一天終於來到了,中共綏蒙專……[詳細] |
趙自新 (1922~1944) 趙自新,原名趙小禿,1922年出生於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卓資哈達圖鄉土卜子溝。13歲時父親去世,後隨母親改嫁到烏蘭察布盟涼城縣三蘇木鄉東卜子村居住。其母病故後,投奔叔父武萬福。盧溝橋事變後不久,日本侵略者大舉進犯華北,9月22日,寧遠城(舊涼城)淪陷。寧遠人民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1938年冬,中國共產黨在蠻漢山區開辟了抗日遊擊根據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不願做-奴的蠻漢山兒女自願參加抗日遊擊隊,開展除匪滅日偽的鬥爭。1939年,17歲的趙自新在蠻漢山區第五區參加遊擊隊。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身強力壯,機敏過人,作戰勇猛,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務,在遊擊隊中威信很高。參加革命後不久便擔任……[詳細] |
李堯 李堯 (1946~)內蒙古卓資人。九三學社成員。1966年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外語係英語專業。1968年後曆任內蒙古《烏蘭察布日報》記者、,《敕勒川》文學雜誌社副主編、副編審,商務部培訓中心副教授。197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中、短篇小說集《秋天的微笑》等。1979年起從事文學翻譯,先後翻譯出版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懷特的長篇小說《人樹》、《樹葉裙》、自傳《鏡中瑕疵》,以及其他澳大利亞作家的作品共計20部。另翻譯出版英美文學作品20餘部,包括英國作家約翰・福爾斯的長篇小說《收藏家》,美國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的《鍾為誰鳴》等。短篇小說《除夕》、散文《綠雲》、報告文學《……[詳細] |
穀豐登 穀豐登 (1946~)原名穀福順。祖籍河北,生於內蒙古卓資縣。中共黨員。1986年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中文係文學研究班。1964年起在卓資縣插隊務農近15年。1979年在卓資縣文化館工作。曾任卓資縣政協第五、六屆委員,縣文聯副主席,烏盟文聯委員,烏盟作協副主席,1986年調烏盟文聯《敕勒川》雜誌社任,1990年調任內蒙古文聯《草原》部、小說室主任、副主編。1972年開始發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一級。著有散文《公社春來早》,小說《火紅的春天》,長篇小說《奔騰的大黑河》、《楊柳灣》,中篇小說集《泥香》,報告文學《青青原上草》等500餘萬字。短篇小說《福魚兒》獲內蒙古自治區19……[詳細] |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