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十大財團,以及十大財團家族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世界公認的五大財團如下:
1、洛克菲勒財團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壟斷為基礎,通過不斷控製金融機構,把勢力範圍伸向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美國最大的壟斷集團。
2、摩根財團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為統治美國經濟的壟斷資本財團。創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資財的基礎上,1871年與人合夥創辦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從事投資與信貸等銀行業務。
3、花旗銀行財團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戰後興起的東部大財團。該財團以第一花旗銀行為核心,依靠它的巨額資金,向軍火工業(如火箭、導彈以及飛機等)和民用工業(如電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擴張勢力,控製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業和大公司。它也是對外擴張最活躍的財團之一。
4、杜邦財團是由杜邦家族組成的依靠化學工業和軍火工業起家的財團。創始人為法國移民E.I.杜邦ⷥ 秩爾。他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逃到美國,1802年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市創辦杜邦公司,經營火藥生意;經過杜邦家族5代人的經營,終於使杜邦公司變成典型的家族托拉斯。
5、波士頓財團它是由19世紀經營奴隸貿易而致富的波士頓地區的洛威爾、勞倫斯、亞當斯以及洛奇等家族同新興的肯尼迪家族聯合組成的。
談到哦富有很多的人都人都會覺得富不過三代,而當今有很多財團家族在多個行業中都是處於壟斷的地位,今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世界十大財團家族,相比較於在世界十大財團這些的家族的財富絕對算得上是富可敵國的!
世界十大財團家族:羅斯切爾德家族、摩根財團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福特家族、迪斯尼家族、馬克斯家族、杜邦家族、奧納西斯家族、梅隆家族、高爾文家族
十、高爾文家族
創始人:保羅▪高爾文
職位:摩托羅拉公司董事長
這個家族其實大家也並不陌生,我們很小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摩托羅拉手機,他是世界上第一部可攜帶的電話。創造了很多世界第一的奇跡。公司生產出世界上第一種車用收音機,世界第一部手機,後來還創立了自己的公司高爾文製造公司,成立時隻有5名員工,第一個星期的工資總額也僅為63美元。後來不斷發展壯大,家族顯赫。著名電話品牌摩托羅拉進入國際化,被很多人知曉。
九、梅隆家族
創始人:托馬斯▪梅隆
資產:高達億美元
地位:世界最強的25 家銀行之一
代表人物:理查德▪梅隆
經濟實力:在美國政治、經濟中起著舉足輕重
梅隆家族是實力最強大的曆史也最悠久的家族,梅隆在14歲的時候就不甘於平凡,想要擺脫,成為人上人。後來結婚之後非常努力的經商,是美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成員之一。在世界十大財團裏麵梅隆家族被稱為世界經濟霸主,可想而知他家族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擁有的產業包括銀行、石油、還有證券服務、以及造船、金融等等。
八、奧納西斯家族
創始人:世界船王
成就:女承父業、再創輝煌
奧特西斯主要是從煙草生意起家的,後來走進世界航運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大量造船,運送軍用物品,他的6艘貨船成為了金礦,帶來了巨額財富。後來還建造油船,生意做的紅紅火火,成為希臘船王。坐擁一輩子都花不完的錢。接著迎娶過美國總統夫人肯尼迪,後來家族命運就日漸凋零,父親因病去世,由女兒雅典娜繼承父業。
七、杜邦家族
創始人:伊雷內
代表人:皮埃爾▪杜邦
地區:美國
成就:世界500強企業
發展時間:248年
杜邦家族主要是從事火藥和炸藥的商家,還有工礦業,是美國最富有最大的財富家族。其中據說他的財富當時達到了1500多億美元,被人們稱為超級大富豪,家族聯姻也很多,是美國十大財團之一,經濟實力雄厚,工礦業發展壯大,擁有杜邦公司以及通用汽車公司。
六、馬克斯家族
職位:菲律賓總統
重要成員:伊梅爾達
發源地:菲律賓
據說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服裝都是在他們家族購買的,當初起家的時候手裏沒有多少資金,創業經商,成立了斯賓塞公司,後來馬克斯去世之後,兒子很小才19歲,沒有能力掌管大權,被戚文奪走財富大權,後來西蒙為了奪回家業,認識了富商伊斯利,然後聯姻互娶對方妹妹為妻子,一起共創財富大業,最後和董事局戚文手裏奪回主席之位,家族越來越興旺。
五、迪斯尼家族
創始人:華特▪迪士尼
創建時間:1923年
經營範圍:主題公園、娛樂節目
迪士尼家族是家喻戶曉的財富家族,迪士尼樂園就是這個家族創立的,主要從事電影娛樂節目製作,以及主題公園還有電子遊戲等成立了非常多公司,其中包括好萊塢電影公司、驚奇漫畫公司等目前總資產達到524億元左右,收購了福克斯的部分產業,最出名的莫過於大家看過的米老鼠卡通電影。去過迪士尼樂園的朋友都可以想象到家族的財富和產業有多麽龐大。
四、福特家族
創始人:亨利▪福特
創始時間:1903年
類型:汽車生產
總部:美國密執安州的迪爾伯恩市L
這個公司我相信有車的朋友都不陌生,知名汽車品牌,擁有世界最大的汽車企業,主要從事汽車生產與製造,還有其它產業,航空以及軍工、電子等跨國工業集團,被稱為世界十大財富團之一。目前公司在美國是個超級企業曾經自己設計一款汽車成本投入60幾億元,打造世界豪車。
三、洛克菲勒家族
國籍:美國
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
知名人物: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
他是石油大王,開創了美國石油帝國,壟斷地位80幾年,是曆史上有史以來第一位億萬富翁,有自己的慈善事業,後來由後代小洛克菲繼承,主要把精力放在慈善事業上,在美國有非常重大的地位,家族財富事業龐大,其中第三代也成為銀行家是整個家族的金融管家,經商很有頭腦,目前世界有名的芝加哥大學就是該家族創立的,另外還有洛克菲勒基金會。
二、摩根財團家族
創始人:J▪P▪摩根
成立時間:1871年
負責人:YYFC(約翰ⷥ 裏斯ⷦ馠
摩根財團擁有世界跨國銀行37家左右,是金融業的巨頭,主要是經營股票還有工礦企業以及商業機器,人壽保險等業務,還有汽車公司美國鋼鐵製造等很多大型產業集團。他的經營體係影響著華爾街的一切,不斷的創造奇跡,國內目前有10幾個公司,1000多家通信銀行,40幾個國家金融機構股票股權中都有他的一份,他覺得改變曆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錢,隻有錢才能改變一切。
一、羅斯切爾德家族
創始人:梅耶▪A▪鮑爾
創立時間:19世紀初
羅斯切爾德家族是世界十大財團家族裏麵最有錢的家族,是金融行業的領頭羊,據說他控製著整個地球2個世紀的經濟命運,被人們成為世界最大的黑幫,旗下產業有銀行,黃金市場、還有拉菲酒莊、以及蘇伊士運河都是他旗下的。拉菲大家可能比較熟悉,可能有的一輩子都喝不起啊,竟然是他家的。目前該家族擁有60億左右的財富。如果非要一個詞來形容,隻能有金錢和財富來形容這個家族了。
結語:以上就是我為你盤點的世界十大財團家族。其實這些家族有些我們並不陌生,他們創造了很多奇跡,讓人很敬佩,他們身上的優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美國十大財團: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杜邦財團、波士頓財團、梅隆財團、克利夫蘭財團、芝加哥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得克薩斯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RockefellerFinancialG......
美國十大財團: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杜邦財團、波士頓財團、梅隆財團、克利夫蘭財團、芝加哥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得克薩斯財團洛克菲勒財團(RockefellerFinancial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壟斷為基礎,通過不斷控製金融機構,把勢力範圍伸向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美國最大的壟斷集團。創始人約翰.ⷦ 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蘭開辦煉油廠,1870年以該廠為基礎,擴大組成俄亥俄標準(原譯美孚)石油公司,又很快壟斷了美國的石油工業,並以其獲得的巨額利潤,投資於金融業和製造業,經濟實力發展迅猛。資產總額在1935年僅66億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億美元,25年中增長了11.5倍。其後又繼續獲得巨大發展,1974年資產總額增達3305億美元,超過了摩根財團,躍居美國十大財團的首位。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屬於洛克菲勒財團。
美國十大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 摩根財團 第一花旗銀行財團 杜邦財團
波士頓財團 梅隆財團 克利夫蘭財團 芝加哥財團
加利福尼亞財團 得克薩斯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壟斷為基礎,通過不斷控製金融機構,把勢力範圍伸向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美國最大的壟斷集團。創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蘭開辦煉油廠,1870年以該廠為基礎,擴大組成俄亥俄標淮(原譯美字)石油公司,又很快壟斷了美國的石油工業,並以其獲得的巨額利潤,投資於金融業和製造業,經濟實力發展迅猛。資產總額在1935年僅66億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億美元,25年中增長了11.5倍。其後又繼續獲得巨大發展,1974年資產總額增達3305億美元,超過了摩根財團,躍居美國十大財團的首位。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屬於洛克菲勒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是以銀行資本控製工業資本的典型。它擁有一個龐大的金融網,以大通曼哈頓銀行為核心,下有紐約化學銀行、都會人壽保險公司以及公平人壽保險公司等百餘家金融機構。通過這些金融機構,直接或間接控製了許多工礦企業,在冶金、化學、橡膠、汽車、食品、航空運輸、電訊事業等各個經濟部門以及軍火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製下的軍火公司有: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馬丁·馬裏埃塔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製)、斯佩裏·蘭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製)等。洛克菲勒財團還單獨或與其他財團共同控製著聯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國航空公司、環球航空公司和東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機以後,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同美國壟斷資本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給洛克菲勒財團以沉重打擊。該財團采取各種措施挽回這種不利的局麵。首先參與美國國內石油的開發,爭取國內沿海地區近海油田的租賃權,1976年獲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賃地130萬英畝。又與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共同開發英國北海油田。它還滲入能源工業的其他有關部門。此外,還大力向石油化學工業發展。
洛克菲勒財團不但在經濟領域裏占統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著美國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它還通過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等組織,向教育、科學、衛生以至藝術和社會生活各方麵滲透,以擴大其影響。
但是洛克菲勒財團80年代以來,經濟實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隨之下降,已為摩根財團所超過。主要是因為美國財團互相滲透,洛克菲勒財團所屬的大企業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銀行如大通曼哈頓銀行等,都已受到別的財團的滲透而成為共同控製的企業。
摩根財團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為統治美國經濟的壟斷資本財團。創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資財的基礎上,1871年與人合夥創辦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從事投資與信貸等銀行業務。1894年合夥人逝世,由其獨資經營,1895年改名為J.P.摩根公司,並以該公司為大本營,向金融事業和經濟各部門(諸如鋼鐵、鐵路以及公用事業等)擴張勢力,開始形成壟斷財團。1912年,摩根財團控製了金融機構13家,合計資產總額30.4億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實力為最雄厚,稱雄於美國金融界,華爾街的金融老板稱摩根公司為“銀行家的銀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摩根財團大發橫財,戰後以其雄厚的金融資本,滲入國民經濟各個部門;30年代,摩根財團所控製的大銀行、大企業的資產總額占當時美國八大財團的50%以上。
由於財團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其他財團又無不以摩根財團為進攻的主要目標,因而其實力地位相對下降,曾一度為洛克菲勒財團所超過。為挽回頹勢,它采取了多種措施。在金融方麵,利用雄厚的金融基礎,擴展實力。在工業方麵,積極開拓新興技術工業,60年代以來,在電子計算機、高速複印機和微型膠卷等工藝部門中,已躍居首位。財團所屬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是全世界生產電子計算機最大的企業。財團原來基礎較好的電器設備、電力設備和原子能設備等工業也取得很大發展。在軍火工業方麵,摩根財團控製的通用電氣公司、通用動力公司和格魯曼飛機公司,名列美國國防部最大軍火承包商的前茅。至70年代後期,摩根財團的信托資產迅速增長,大大超過了其他財團,加以電子計算機等尖端技術工業的興起,又使該財團的經濟實力成倍增長。摩根財團不論在控製的企業數目和擁有的資產方麵,又都淩駕於洛克菲勒財團之上。
摩根財團在金融業方麵擁有雄厚的基礎。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國銀行之一,在國內有10個子公司和許多分支行,還有1000多個通信銀行。在國外約20個大城市設有支行或代表處,在近40個國家的金融機構中擁有股權。其經營特點是大量買賣股票和經營巨額信托資產。它控製著外國37個商業銀行、開發銀行、投資公司和其他企業的股權。此外,還有製造商漢諾威公司、紐約銀行家信托公司以及西北銀行公司、謹慎人壽保險公司以及紐約人壽保障公司等。在工礦企業方麵主要有國際商業機器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美國鋼鐵公司以及通用汽車公司等;在公用事業方麵則有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南方公司。
第一花旗銀行財團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戰後興起的東部大財團。曆史雖短,但其控製的資產總額已超過幾家老財團,躍居十大財團的前列。該財團以第一花旗銀行為核心,依靠它的巨額資金,向軍火工業(如火箭、導彈以及飛機等)和民用工業(如電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擴張勢力,控製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業和大公司。它也是對外擴張最活躍的財團之一。
第一花旗銀行的前身是創立於1812年的紐約花旗銀行,該行為華爾街最老的銀行之一。至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受斯蒂爾曼和洛克菲勒兩大家族的控製,作為標準石油係統(美孚石油係統)資金調度中心,並因此獲得迅速發展。30年代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業務一蹶不振。在50年代發生的企業兼並浪潮中,它又重新活躍起來,1955年與紐約第一國民銀行合並,更名為紐約第一花旗銀行,1962年改用現名。以該銀行為核心形成了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擠入美國十大財團的行列。
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所以發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由於該財團的經濟實力是由第一花旗銀行同與軍火生產有密切關係的大公司和大企業所構成。它所控製的從事軍火生產的波音公司和聯合飛機公司,除生產大型民航客機外,曆來都是美國主要的軍火承包商,主要承包噴氣式轟炸機、民兵Ⅲ洲際導彈、阿波羅計劃以及製造火箭和宇宙空間發射器等軍用產品,每年從軍事訂貨中獲得驚人的高額利潤。財團所屬其他企業還有大西洋裏奇菲爾德石油公司(與摩根財團共同控製)、菲利普斯石油公司(與摩根財團共同控製)、施樂公司、明尼蘇達采礦與製造公司、履帶拖拉機公司(與摩根財團和杜邦財團共同控製)以及生產電子計算機的國民現金出納機公司。在商業方麵則有彭尼公司(與摩根財團共同控製)和珠寶商店(與芝加哥財團共同控製)。上述企業都在國內外居於壟斷地位。
波士頓財團
(Bosto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也是美國最老的壟斷財團之一。它是由19世紀經營奴隸貿易而致富的波士頓地區的洛威爾、勞倫斯、亞當斯以及洛奇等家族同新興的肯尼迪家族聯合組成的。當時,這幾個家族把從海外殖民掠奪中積累起來的巨額資金投資於商業銀行、保險事業和投資公司,並依靠這些金融機構提供資金,經營紡織、製革、製鞋、服裝、食品以及化工等輕紡工業。由於輕紡工業發展迅速,至20世紀初,波士頓這幾家世代互相通婚的家族,便以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為核心,形成了波士頓財團。
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創立於1859年。1903年與馬薩諸塞銀行合並後,仍稱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它是美國最早的一家跨國銀行。除銀行外,波土頓財團還擁有4家著名的保險公司,以約翰ⷦ瑥 互惠人壽保險公司和馬薩諸塞互惠人壽保險公司為最大。
波士頓財團在工礦企業方麵的實力不及東部大財團。它所控製的工業原來主要是輕紡工業,從50年代起,利用麻省理工學院的科研成果發展新興技術工業,從輕紡工業轉向電子、光學、空間、導彈等方麵發展。例如它所控製的特克斯特隆公司,戰後兼並了許多中小公司,實力壯大,經營方向也由輕紡工業轉向宇航工業和電子工業發展,成為擁有70多家子公司的多樣化公司。它既製造航空和宇航產品、各種電子部件、飛機部件,又經營鍾表發條、家具和家禽等行業。它的一家於公司貝爾宜升飛機公司,是一家軍火出口商,為五角大樓和外國製造直升飛機。波士頓財團在發展新興技術工業方麵具有優越的技術力量,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著名大學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動了波士頓地區尖端工業的發展。其所屬特克斯特隆公司、雷錫昂公司和波拉羅伊德公司等,由於新興技術工業的刺激,經濟實力增長很快。在政治上,波士頓財團曾聯合格克菲勒財團支持J.F.肯尼迪擔任總統。肯尼迪人主白宮,替波土頓財團爭得大批軍事訂貨,引起摩根財團的強烈不滿。1963年11月盟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給波士頓財團一大打擊,使它在同其他財團的競爭中地位不斷下降。
梅隆財團
(Mello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以梅隆家族為中心,以金融起家的大壟斷資本集團。創始人T.梅隆於1869年創辦托馬斯.梅隆父子銀行,發展迅速。1902年改名梅隆國民銀行是梅隆財團賴以起家的金融支柱。它以此為起點,逐步與工業資本融合,財團逐步形成。梅隆財團所控製的金融機構,除梅隆國民銀行外,還有匹茲堡國民銀行和通用再保險公司。長期來,梅隆財團通過這些金融機構控製了匹茲堡地區的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
梅隆財團所控製的工礦企業,資格最老的是美國鋁公司。它的前身是匹茲堡冶煉公司,1890年就為梅隆父子銀行所控製。1910年以來,美國鋁公司一直壟斷著美國鋁的生產,是梅隆財團的工業支柱之一。另一個重要工業支柱是海灣石油公司。它是美國最大的石油壟斷企業之一,主要業務包括石油開采、提煉、運輸和銷售;80年代以來擴大了石油化工和乙烯的生產能力,在美國化學公司中占第三位。梅隆財團在鋼鐵工業生產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擁有阿姆科鋼鐵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克利夫蘭財團共同控製)、國民鋼鐵公司(與克利夫蘭財團共同控製)及惠靈—匹茲堡鋼鐵公司、阿勒格尼—勒德盧姆工業公司等4家大鋼鐵公司。此外,財團還擁有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共同控製)、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與洛克菲勒、芝加哥及克利夫蘭財團共同控製)及羅克韋爾國際公司。羅克韋爾公司末受任何財團滲透,專門設計和製造飛機、導彈以及火箭,長期以來一直是五角大樓和國家宇航局的主要承包商,獲利甚巨。
克利夫蘭財團
(Cleveland Finan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以所在地克利夫蘭得名。
19世紀後半葉,克利夫蘭地區的幾家相互密切聯係的富豪家族,主要有馬瑟、漢納、漢弗萊、伊頓等家族,利用當地豐富的煤鐵資源,創辦鋼鐵工業,獲得巨額利潤後,又投資於銀行業,並向橡膠工業和鐵路運輸方麵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具備了財團的條件,1935年擁有資產14億美元,為當時美國的第八家財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獲得進一步發展,1955年資產增達157億美元,上升為美國第六家財團。60年代,由於財團所處的地區限製,實力衰退。
克利夫蘭財團的經濟實力以鋼鐵、橡膠、鐵路運輸等部門為主,在美國基本工業中有一定的地位。鋼鐵工業是該財團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製了美國最大10家鋼鐵公司中的4家,即共和鋼鐵公司、萊克斯—楊斯頓公司、阿姆科鋼鐵公司(與梅隆財團、洛克菲勒財團共同控製)和國民鋼鐵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製)。克利夫蘭財團在美國橡膠工業中也有重要利益,美國最大的兩家橡膠公司——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和費爾斯通輪胎橡膠公司,均為克利夫蘭和其他財團共同控製。克利夫蘭財團金融資本薄弱,它擁有的克利夫蘭信托公司等5家金融機構,實力有限,籌措資金隻得仰賴東部財團,特別是摩根財團的金融機構。
芝加哥財團
(Chicago Finan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美國中西部地區的財團。20世紀初期,由當地的富豪家族麥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新興的克朗家族組成,以芝加哥地區為活動中心而得名。
芝加哥地區氣候適宜,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於發展農牧業,很早就成為美國重要的糧食區和牲畜區。農業和畜牧業發達,肉類加工和農業機械工業隨之發展,很快就使芝加哥地區成為僅次於紐約的工商業中心和金融中心。這些富豪家族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壟斷財團。1935年擁有資產43億美元,在當時美國八大財團中居於第四位。
芝加哥財團的金融實力比較雄厚,擁有5家大銀行:大陸伊利諾伊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哈裏斯銀行公司、北方信托公司以及美國銀行公司。此外,還有兩家保險公司:西納(CNA)金融公司和各州保險公司。近年來,芝加哥財團受到華爾街大財團的排擠,金融實力遠不如前。大陸伊利諾伊公司受到摩根財團的滲透,已成為兩家財團共同控製的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又為洛克菲勒財團所控製,芝加哥財團實際上已從屬於這兩個大財團。
芝加哥財團所控製的工業部門,主要是農產品加工工業和傳統的農業機械製造業以及以農業地區為對象的商業。在農產品加工工業方麵,它控製了12家肉類加工公司,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埃斯馬克公司和聯合食品公司。在農業機械方麵,它擁有國際收割機公司、履帶拖拉機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兩家財團共同控製)以及迪爾公司。這3家農業機械公司生產的拖拉機占全國拖拉機銷售市場的60%。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芝加哥財團在石油工業方麵的擴展引人注目,它在屬於洛克菲勒財團的印第安納標準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公司擁有大量投資,而且有重要的人事結合。
芝加哥財團在商業方麵占有重要地位。擁有西爾斯—婁巴克公司、聯合百貨公司、珠寶商店和馬歇爾·菲爾德公司等巨大的商業零售公司。西爾斯—婁巴克公司創立於1866年,20世紀初經營郵購業務獲得巨大發展,零售商店和供應點遍及美國各地,1982年公司資產增366億美元,全年銷售額300億美元,在美國的百貨公司中居於首位。
加利福尼亞財團
(California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倔起的新興大財團,包括美洲銀行集團、舊金山集團及格杉磯集團。這三個集團的經濟實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加利福尼亞州軍火工業的迅速發展而獲得急劇增長,特別是金融資本的增長速度尤為驚人,形成以美洲銀行為金融中心的大財團。1974年擁有資產1671億美元,在美國十大財團中居第三位,在美國的政治、經濟生活中起著主要作用。它與南部財團組成一股新興的軍火工業集團勢力,成為與東北部老財團相抗衡的力量。
加利福尼亞財團的金融資本極為雄厚,擁有的主要商業銀行有美洲銀行、西方銀行公司、安全太平洋公司以及舊金山地區的韋爾斯·法戈公司和克羅克國民公司等。
美洲銀行是加利福尼亞財團的金融核心,其前身為意大利移民後裔A.P.基安尼尼於20世紀初所創辦的意大利銀行。由於業務的迅速發展,至20年代就成為美國西部最大的銀行;30年代初,與加利福尼亞美洲銀行合並,改名為美洲銀行(全稱美洲國民信托儲蓄銀行)。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它帶來了巨額利潤,超過了當時紐約的大通國民銀行,成為美國最大的商業銀行。隻是美洲銀行的最大表決權已為摩根財團和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所控製,加利福尼亞財團在美洲銀行的勢力遠不如前。
加利福尼亞財團所控製的工礦企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以農業和采礦業為主;大戰期間和戰後,由於加利福尼亞州已成為美國最大的軍火生產基地,該財團所控製的工業公司以軍火生產為主。例如洛克希德飛機公司、利頓工業公司以及諾斯羅普公司。這些公司都是美國前十名的軍火商和軍火出口商。戰後,洛克希德飛機公司在美國國防部的軍火訂單中,長期居於首位。但是這些生產軍火的公司的控製權,逐漸落入東部大財團的手裏,加利福尼亞財團的實力地位已相對下降。
得克薩斯財團
(Texas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得克薩斯州倔起的一個新財團,主要是依靠石油工業和軍火工業發展起來的。以K.W.麥基遜、S.理查遜、H.L.亨特、J.柏朗、J.A.埃爾金斯等創立的家族為代表。
得克薩斯財團的銀行資本比較薄弱,雖擁有4家銀行和3家保險公司,但沒有形成強大的金融中心。4家銀行是:達拉斯第一國民銀行、休斯敦第—城市國民銀行、達拉斯共和國民銀行和得克薩斯商業銀行。得克薩斯財團所控製的工礦企業以休斯頓的坦尼科公司為最大。它本是美國最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公司,現已發展成多種經營的綜合公司,該公司因受到洛克菲勒財團的滲透,已成為兩家財團共同控製的公司。在軍火工業方麵,得克薩斯財團控製了兩家著名的公司。一家是LTV公司(原譯林—特姆科—沃特公司),創辦人J.J.林,善於兼並,在1960年兼並特姆科飛機製造公司,後又於1961年兼並沃特公司(製造飛機和導彈)。80年代以來進行多樣化經營,但仍以製造軍火為主,獲利甚厚,發展迅速。另一家為休斯飛機公司,創辦於1933年,經營業務本限於設計和實驗性製造,1942年才開始商業性生產,製造飛船、偵察攝影機以及各種飛機零件。80年代上半期,該公司生產的電子控製係統和其他電器部件,在美國飛機製造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因此該公司生意興隆,營業額大增。此外,得克薩斯財團還擁有一些生產尖端技術工業產品的公司,如得克薩斯儀器公司。
美國十大財團分別是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第一花旗銀行財團、芝加哥財團、杜邦財團、波士頓財團、梅隆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得克薩斯財團還有克利夫蘭財團。下麵小編會介紹幾個特別的財團。洛克菲勒財團是十大財團之首,約翰·洛克菲勒是十九世紀時期,第一個億萬富翁,也是建造這所大廈的人。主要做的生意是石油壟斷,從而積攢實力,之後就開始走向金融,石油是各個國家爭搶的資源,中東許多國家也是因為石油資源惹禍上身,引起戰亂不可能隻因為一個理由,但石油資源必定是原因之一。洛克菲勒出生於1839年紐約州的一個小鎮上,家庭十分貧窮,年級小小的輟學開始上班賺錢,有能力的人在哪裏都會發光,沒做多久他的工資就翻了一番,打工也隻能解決基本溫飽,想要得到更多隻有自己幹,辭掉工作找了個合夥人,雖然一開始不順暢,但進入煉油行業後他看到了很好前景,和最初的合夥人發生糾紛,便把弟弟招入進來,1870年創辦了美孚石油公司,賺的盆滿缽滿,太過耀眼必定會有人注意,法院就盯上了他們。1892年法院宣判美孚石油公司是非法壟斷的企業,洛克菲勒隻能被迫把總公司分割到下麵的分公司,不過洛克菲勒財團依然是搖搖直上,並未停止生長。戰爭會使有的人家破人亡,但也是某些人發財的機會,第一花旗銀行財團就是戰爭之後興起的財團,它的背後可是美國最大的銀行。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相比於其他幾家有年頭的財團,實力更強盛,直接碾壓老財團,進入十大財團之中。從軍火彈藥到電子產品,沒有它不做的,涉及的行業及其之廣,事情太多難免會有疏漏,可第一花旗銀行財團卻兼顧的很好。
1984年45歲時第一次創業,成立了慈溪無線電元件九廠,靠的是從慈溪章盒福利廠分拆出來的6台小衝床。到1992年,他將慈溪無線電元件九廠更名,創立寧波飛翔電子工貿總公司,出口點火槍產品,事業越做越大,到1994年的時候,飛翔生產的點火槍市場占有率達90%。
上世紀90年代初,茅理翔的飛翔集團的點火槍可以做到一年5000萬元的業績。
當時的茅理翔被稱為“世界點火槍大王”。
1995年55歲時二次創業,和兒子茅忠群創辦方太廚具。
茅忠群,與其說是富二代,不如說是個創二代。
(方太集團董事長茅忠群,來源:第一財經)
1996年,不願接父親火槍事業的茅忠群投資3000萬進入油煙機行業,生產方太牌油煙機。
2017年的胡潤百富榜中,茅理翔家族以130億元的財富成為廚電行業第二大富豪。
梁慶德家族(第九名)
小編家裏用的微波爐是格蘭仕,而格蘭仕是梁慶德家族的。
在創業之前,梁慶德曾先後在多家國營企業任職。1978年,梁慶德帶領十幾個人在順德桂洲鎮的一處荒灘上搭了幾個窩棚,成立了一家羽絨廠,開始了創業之路。從紮雞毛撣子開始,經過十餘年發展,羽絨廠在1991年實現了超過億元的產值。
然而,國際羽絨製品市場日漸飽和、貿易壁壘等困境,倒逼梁慶德開始重新思考企業的發展方向。
1992年,在參加一場家電展銷會中,東芝微波爐的火爆讓其瞄準微波爐市場,格蘭仕由此誕生。
2013年格蘭仕全球銷售額約450億元,其中海外市場占25%左右。全球市場占有率也超過50%。2018年預計全球銷售額能夠達到千億。
南存輝家族(第八名)
曾經的小鞋匠,如今的電氣巨頭正泰集團掌門人。
南存輝,從昔日溫州城內辛苦操勞的小小修鞋匠,幾經奮鬥終成資產超過億萬美元的年輕富豪,連續三度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其中的跨度之大,變遷之巨,其實就是一部傳奇。
張榮發家族(第七名)
張榮發一生從海運起家,年輕時從船員開始做起,41歲自立門戶、創立長榮海運,短短17年就讓長榮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船(船型 船廠 買賣)隊,成為世界集裝箱船王,62歲又創立長榮航空,正式跨足海空運,企業版圖橫跨海運空運飯店業物流業,總資產超過150億美元。
2016年過世,身後百億財產全數捐慈善。
蔡萬霖家族(第六名)
中華第一神秘家族、台灣最大的金融資本家族。
從1989年到2002年,蔡萬霖一直被《財富》雜誌評為台灣首富,台灣國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霖園關係企業集團核心人物,有“聚財之神”的美名。
據說,個人財富超過60億美元,整個家族的資產總值則高達3000億美元。
劉永行家族(第五名)
劉永行,1948年6月出生於四川省新津縣。1982年,與其另三個兄弟各自辭去公職共同創業。1986年,劉氏兄弟創辦專門研究飼料的希望科學研究所。1991年,劉氏兄弟在成都組建東方希望集團,劉永行任董事長。
在2005年《福布斯》中國大陸富豪榜上,劉永行以11.6億美元排在第5位;
2008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 排名第一;
2012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7名;
201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10名;
2016年胡潤百富榜,劉永行家族以470億財富排名第24位;
包玉剛家族(第四名)
包玉剛,宋代包公的後人。是的,沒錯,就是那個“鐵麵無私包青天”。
世人公推的華人世界船王。
世界上擁有10億美元以上資產的12位華人富豪之一。
1978年,包玉剛的海上王國達到了頂峰,穩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居香港十大財團之一,並創立了“環球航運集團”。1976年,他被英國女王封為爵士。比利時國王、巴拿馬總統和日本天皇,都曾授予他勳章或獎章。
包玉剛沒有兒子,有4個女兒,個人船王事業主要由二女兒繼承,二女婿吳光正也是個人物。
與董建華競爭過香港特首,目前以34億美元的身價穩居香港富豪榜第十一位。
王永慶家族(第三名)
華人“經營之父”、曹德旺偶像、“摳門富豪”、郭台銘奉為人生導師。
王永慶家庭困難所以從小就擔起生活的重擔。1954年籌資創辦台塑公司,發展成為台灣企業的王中之王。
台塑集團大家長王永慶在2008年去世後,2010年國稅局核定王永慶的國內遺產約600億元新台幣,遺產稅被課徵119億元新台幣。
李嘉誠家族(第二名)
李嘉誠這名字估計大家都聽爛了,沒辦法,還得嘮嘮。
單說數字或許缺乏畫麵感,根據彭博社億萬富翁榜,截至2017年7月24日,李嘉誠共有329億美元的資產,位列世界第20位。
其資產相當於2066萬盎司的黃金、6億8千萬桶原油、香港2016年GDP的10.2%、58萬倍美國家庭的平均收入。
(李嘉誠曆年資產走勢圖,來源:搜狐財經)
李嘉誠現在擔任多個集團董事局主席,經營範圍包括房地產、能源業、網絡業、電訊業、金融業以及傳媒業等多個行業。
李嘉誠的投資渠道多,資產的實際值每天都在變化,咱們看下麵的圖感受下。
(李嘉誠資產分布表,單位:美元)
(長和係長和係近年重大(出售或減持)物業交易)
(長和係近年重大海外收購項目)
不少香港人戲稱一輩子都在為李嘉誠打工,因為住的房子是李嘉誠蓋的,用的電話網絡也是李嘉誠提供的,就連去超市買東西也與李嘉誠有關。
有錢二字真不能概括李嘉誠家族啊!
榮氏家族(第一名)
百年來,“麵粉大王”“棉紗大王”“紅色資本家”“中國的洛克菲勒”,這樣的王牌稱號一直圍繞著榮氏家族,他們在商場上縱橫馳騁、獨領風騷。
曾經毛主席這樣評價: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隻有他們一家。”
美國十大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 摩根財團 第一花旗銀行財團 杜邦財團
波士頓財團 梅隆財團 克利夫蘭財團 芝加哥財團
加利福尼亞財團 得克薩斯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壟斷為基礎,通過不斷控製金融機構,把勢力範圍伸向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美國最大的壟斷集團。創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蘭開辦煉油廠,1870年以該廠為基礎,擴大組成俄亥俄標淮(原譯美字)石油公司,又很快壟斷了美國的石油工業,並以其獲得的巨額利潤,投資於金融業和製造業,經濟實力發展迅猛。資產總額在1935年僅66億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億美元,25年中增長了11.5倍。其後又繼續獲得巨大發展,1974年資產總額增達3305億美元,超過了摩根財團,躍居美國十大財團的首位。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屬於洛克菲勒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是以銀行資本控製工業資本的典型。它擁有一個龐大的金融網,以大通曼哈頓銀行為核心,下有紐約化學銀行、都會人壽保險公司以及公平人壽保險公司等百餘家金融機構。通過這些金融機構,直接或間接控製了許多工礦企業,在冶金、化學、橡膠、汽車、食品、航空運輸、電訊事業等各個經濟部門以及軍火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製下的軍火公司有: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馬丁·馬裏埃塔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製)、斯佩裏·蘭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製)等。洛克菲勒財團還單獨或與其他財團共同控製著聯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國航空公司、環球航空公司和東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機以後,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同美國壟斷資本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給洛克菲勒財團以沉重打擊。該財團采取各種措施挽回這種不利的局麵。首先參與美國國內石油的開發,爭取國內沿海地區近海油田的租賃權,1976年獲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賃地130萬英畝。又與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共同開發英國北海油田。它還滲入能源工業的其他有關部門。此外,還大力向石油化學工業發展。
洛克菲勒財團不但在經濟領域裏占統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著美國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它還通過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等組織,向教育、科學、衛生以至藝術和社會生活各方麵滲透,以擴大其影響。
但是洛克菲勒財團80年代以來,經濟實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隨之下降,已為摩根財團所超過。主要是因為美國財團互相滲透,洛克菲勒財團所屬的大企業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銀行如大通曼哈頓銀行等,都已受到別的財團的滲透而成為共同控製的企業。
摩根財團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為統治美國經濟的壟斷資本財團。創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資財的基礎上,1871年與人合夥創辦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從事投資與信貸等銀行業務。1894年合夥人逝世,由其獨資經營,1895年改名為J.P.摩根公司,並以該公司為大本營,向金融事業和經濟各部門(諸如鋼鐵、鐵路以及公用事業等)擴張勢力,開始形成壟斷財團。1912年,摩根財團控製了金融機構13家,合計資產總額30.4億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實力為最雄厚,稱雄於美國金融界,華爾街的金融老板稱摩根公司為“銀行家的銀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摩根財團大發橫財,戰後以其雄厚的金融資本,滲入國民經濟各個部門;30年代,摩根財團所控製的大銀行、大企業的資產總額占當時美國八大財團的50%以上。
由於財團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其他財團又無不以摩根財團為進攻的主要目標,因而其實力地位相對下降,曾一度為洛克菲勒財團所超過。為挽回頹勢,它采取了多種措施。在金融方麵,利用雄厚的金融基礎,擴展實力。在工業方麵,積極開拓新興技術工業,60年代以來,在電子計算機、高速複印機和微型膠卷等工藝部門中,已躍居首位。財團所屬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是全世界生產電子計算機最大的企業。財團原來基礎較好的電器設備、電力設備和原子能設備等工業也取得很大發展。在軍火工業方麵,摩根財團控製的通用電氣公司、通用動力公司和格魯曼飛機公司,名列美國國防部最大軍火承包商的前茅。至70年代後期,摩根財團的信托資產迅速增長,大大超過了其他財團,加以電子計算機等尖端技術工業的興起,又使該財團的經濟實力成倍增長。摩根財團不論在控製的企業數目和擁有的資產方麵,又都淩駕於洛克菲勒財團之上。
摩根財團在金融業方麵擁有雄厚的基礎。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國銀行之一,在國內有10個子公司和許多分支行,還有1000多個通信銀行。在國外約20個大城市設有支行或代表處,在近40個國家的金融機構中擁有股權。其經營特點是大量買賣股票和經營巨額信托資產。它控製著外國37個商業銀行、開發銀行、投資公司和其他企業的股權。此外,還有製造商漢諾威公司、紐約銀行家信托公司以及西北銀行公司、謹慎人壽保險公司以及紐約人壽保障公司等。在工礦企業方麵主要有國際商業機器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美國鋼鐵公司以及通用汽車公司等;在公用事業方麵則有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南方公司。
第一花旗銀行財團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戰後興起的東部大財團。曆史雖短,但其控製的資產總額已超過幾家老財團,躍居十大財團的前列。該財團以第一花旗銀行為核心,依靠它的巨額資金,向軍火工業(如火箭、導彈以及飛機等)和民用工業(如電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擴張勢力,控製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業和大公司。它也是對外擴張最活躍的財團之一。
第一花旗銀行的前身是創立於1812年的紐約花旗銀行,該行為華爾街最老的銀行之一。至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受斯蒂爾曼和洛克菲勒兩大家族的控製,作為標準石油係統(美孚石油係統)資金調度中心,並因此獲得迅速發展。30年代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業務一蹶不振。在50年代發生的企業兼並浪潮中,它又重新活躍起來,1955年與紐約第一國民銀行合並,更名為紐約第一花旗銀行,1962年改用現名。以該銀行為核心形成了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擠入美國十大財團的行列。
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所以發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由於該財團的經濟實力是由第一花旗銀行同與軍火生產有密切關係的大公司和大企業所構成。它所控製的從事軍火生產的波音公司和聯合飛機公司,除生產大型民航客機外,曆來都是美國主要的軍火承包商,主要承包噴氣式轟炸機、民兵Ⅲ洲際導彈、阿波羅計劃以及製造火箭和宇宙空間發射器等軍用產品,每年從軍事訂貨中獲得驚人的高額利潤。財團所屬其他企業還有大西洋裏奇菲爾德石油公司(與摩根財團共同控製)、菲利普斯石油公司(與摩根財團共同控製)、施樂公司、明尼蘇達采礦與製造公司、履帶拖拉機公司(與摩根財團和杜邦財團共同控製)以及生產電子計算機的國民現金出納機公司。在商業方麵則有彭尼公司(與摩根財團共同控製)和珠寶商店(與芝加哥財團共同控製)。上述企業都在國內外居於壟斷地位。
波士頓財團
(Bosto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也是美國最老的壟斷財團之一。它是由19世紀經營奴隸貿易而致富的波士頓地區的洛威爾、勞倫斯、亞當斯以及洛奇等家族同新興的肯尼迪家族聯合組成的。當時,這幾個家族把從海外殖民掠奪中積累起來的巨額資金投資於商業銀行、保險事業和投資公司,並依靠這些金融機構提供資金,經營紡織、製革、製鞋、服裝、食品以及化工等輕紡工業。由於輕紡工業發展迅速,至20世紀初,波士頓這幾家世代互相通婚的家族,便以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為核心,形成了波士頓財團。
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創立於1859年。1903年與馬薩諸塞銀行合並後,仍稱波士頓第一國民銀行。它是美國最早的一家跨國銀行。除銀行外,波土頓財團還擁有4家著名的保險公司,以約翰ⷦ瑥 互惠人壽保險公司和馬薩諸塞互惠人壽保險公司為最大。
波士頓財團在工礦企業方麵的實力不及東部大財團。它所控製的工業原來主要是輕紡工業,從50年代起,利用麻省理工學院的科研成果發展新興技術工業,從輕紡工業轉向電子、光學、空間、導彈等方麵發展。例如它所控製的特克斯特隆公司,戰後兼並了許多中小公司,實力壯大,經營方向也由輕紡工業轉向宇航工業和電子工業發展,成為擁有70多家子公司的多樣化公司。它既製造航空和宇航產品、各種電子部件、飛機部件,又經營鍾表發條、家具和家禽等行業。它的一家於公司貝爾宜升飛機公司,是一家軍火出口商,為五角大樓和外國製造直升飛機。波士頓財團在發展新興技術工業方麵具有優越的技術力量,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著名大學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動了波士頓地區尖端工業的發展。其所屬特克斯特隆公司、雷錫昂公司和波拉羅伊德公司等,由於新興技術工業的刺激,經濟實力增長很快。在政治上,波士頓財團曾聯合格克菲勒財團支持J.F.肯尼迪擔任總統。肯尼迪人主白宮,替波土頓財團爭得大批軍事訂貨,引起摩根財團的強烈不滿。1963年11月盟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給波士頓財團一大打擊,使它在同其他財團的競爭中地位不斷下降。
梅隆財團
(Mello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以梅隆家族為中心,以金融起家的大壟斷資本集團。創始人T.梅隆於1869年創辦托馬斯.梅隆父子銀行,發展迅速。1902年改名梅隆國民銀行是梅隆財團賴以起家的金融支柱。它以此為起點,逐步與工業資本融合,財團逐步形成。梅隆財團所控製的金融機構,除梅隆國民銀行外,還有匹茲堡國民銀行和通用再保險公司。長期來,梅隆財團通過這些金融機構控製了匹茲堡地區的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
梅隆財團所控製的工礦企業,資格最老的是美國鋁公司。它的前身是匹茲堡冶煉公司,1890年就為梅隆父子銀行所控製。1910年以來,美國鋁公司一直壟斷著美國鋁的生產,是梅隆財團的工業支柱之一。另一個重要工業支柱是海灣石油公司。它是美國最大的石油壟斷企業之一,主要業務包括石油開采、提煉、運輸和銷售;80年代以來擴大了石油化工和乙烯的生產能力,在美國化學公司中占第三位。梅隆財團在鋼鐵工業生產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擁有阿姆科鋼鐵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克利夫蘭財團共同控製)、國民鋼鐵公司(與克利夫蘭財團共同控製)及惠靈—匹茲堡鋼鐵公司、阿勒格尼—勒德盧姆工業公司等4家大鋼鐵公司。此外,財團還擁有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共同控製)、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與洛克菲勒、芝加哥及克利夫蘭財團共同控製)及羅克韋爾國際公司。羅克韋爾公司末受任何財團滲透,專門設計和製造飛機、導彈以及火箭,長期以來一直是五角大樓和國家宇航局的主要承包商,獲利甚巨。
克利夫蘭財團
(Cleveland Finan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以所在地克利夫蘭得名。
19世紀後半葉,克利夫蘭地區的幾家相互密切聯係的富豪家族,主要有馬瑟、漢納、漢弗萊、伊頓等家族,利用當地豐富的煤鐵資源,創辦鋼鐵工業,獲得巨額利潤後,又投資於銀行業,並向橡膠工業和鐵路運輸方麵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具備了財團的條件,1935年擁有資產14億美元,為當時美國的第八家財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獲得進一步發展,1955年資產增達157億美元,上升為美國第六家財團。60年代,由於財團所處的地區限製,實力衰退。
克利夫蘭財團的經濟實力以鋼鐵、橡膠、鐵路運輸等部門為主,在美國基本工業中有一定的地位。鋼鐵工業是該財團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製了美國最大10家鋼鐵公司中的4家,即共和鋼鐵公司、萊克斯—楊斯頓公司、阿姆科鋼鐵公司(與梅隆財團、洛克菲勒財團共同控製)和國民鋼鐵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製)。克利夫蘭財團在美國橡膠工業中也有重要利益,美國最大的兩家橡膠公司——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和費爾斯通輪胎橡膠公司,均為克利夫蘭和其他財團共同控製。克利夫蘭財團金融資本薄弱,它擁有的克利夫蘭信托公司等5家金融機構,實力有限,籌措資金隻得仰賴東部財團,特別是摩根財團的金融機構。
芝加哥財團
(Chicago Finan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美國中西部地區的財團。20世紀初期,由當地的富豪家族麥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新興的克朗家族組成,以芝加哥地區為活動中心而得名。
芝加哥地區氣候適宜,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於發展農牧業,很早就成為美國重要的糧食區和牲畜區。農業和畜牧業發達,肉類加工和農業機械工業隨之發展,很快就使芝加哥地區成為僅次於紐約的工商業中心和金融中心。這些富豪家族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壟斷財團。1935年擁有資產43億美元,在當時美國八大財團中居於第四位。
芝加哥財團的金融實力比較雄厚,擁有5家大銀行:大陸伊利諾伊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哈裏斯銀行公司、北方信托公司以及美國銀行公司。此外,還有兩家保險公司:西納(CNA)金融公司和各州保險公司。近年來,芝加哥財團受到華爾街大財團的排擠,金融實力遠不如前。大陸伊利諾伊公司受到摩根財團的滲透,已成為兩家財團共同控製的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又為洛克菲勒財團所控製,芝加哥財團實際上已從屬於這兩個大財團。
芝加哥財團所控製的工業部門,主要是農產品加工工業和傳統的農業機械製造業以及以農業地區為對象的商業。在農產品加工工業方麵,它控製了12家肉類加工公司,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埃斯馬克公司和聯合食品公司。在農業機械方麵,它擁有國際收割機公司、履帶拖拉機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兩家財團共同控製)以及迪爾公司。這3家農業機械公司生產的拖拉機占全國拖拉機銷售市場的60%。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芝加哥財團在石油工業方麵的擴展引人注目,它在屬於洛克菲勒財團的印第安納標準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公司擁有大量投資,而且有重要的人事結合。
芝加哥財團在商業方麵占有重要地位。擁有西爾斯—婁巴克公司、聯合百貨公司、珠寶商店和馬歇爾·菲爾德公司等巨大的商業零售公司。西爾斯—婁巴克公司創立於1866年,20世紀初經營郵購業務獲得巨大發展,零售商店和供應點遍及美國各地,1982年公司資產增366億美元,全年銷售額300億美元,在美國的百貨公司中居於首位。
加利福尼亞財團
(California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倔起的新興大財團,包括美洲銀行集團、舊金山集團及格杉磯集團。這三個集團的經濟實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加利福尼亞州軍火工業的迅速發展而獲得急劇增長,特別是金融資本的增長速度尤為驚人,形成以美洲銀行為金融中心的大財團。1974年擁有資產1671億美元,在美國十大財團中居第三位,在美國的政治、經濟生活中起著主要作用。它與南部財團組成一股新興的軍火工業集團勢力,成為與東北部老財團相抗衡的力量。
加利福尼亞財團的金融資本極為雄厚,擁有的主要商業銀行有美洲銀行、西方銀行公司、安全太平洋公司以及舊金山地區的韋爾斯·法戈公司和克羅克國民公司等。
美洲銀行是加利福尼亞財團的金融核心,其前身為意大利移民後裔A.P.基安尼尼於20世紀初所創辦的意大利銀行。由於業務的迅速發展,至20年代就成為美國西部最大的銀行;30年代初,與加利福尼亞美洲銀行合並,改名為美洲銀行(全稱美洲國民信托儲蓄銀行)。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它帶來了巨額利潤,超過了當時紐約的大通國民銀行,成為美國最大的商業銀行。隻是美洲銀行的最大表決權已為摩根財團和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所控製,加利福尼亞財團在美洲銀行的勢力遠不如前。
加利福尼亞財團所控製的工礦企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以農業和采礦業為主;大戰期間和戰後,由於加利福尼亞州已成為美國最大的軍火生產基地,該財團所控製的工業公司以軍火生產為主。例如洛克希德飛機公司、利頓工業公司以及諾斯羅普公司。這些公司都是美國前十名的軍火商和軍火出口商。戰後,洛克希德飛機公司在美國國防部的軍火訂單中,長期居於首位。但是這些生產軍火的公司的控製權,逐漸落入東部大財團的手裏,加利福尼亞財團的實力地位已相對下降。
得克薩斯財團
(Texas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得克薩斯州倔起的一個新財團,主要是依靠石油工業和軍火工業發展起來的。以K.W.麥基遜、S.理查遜、H.L.亨特、J.柏朗、J.A.埃爾金斯等創立的家族為代表。
得克薩斯財團的銀行資本比較薄弱,雖擁有4家銀行和3家保險公司,但沒有形成強大的金融中心。4家銀行是:達拉斯第一國民銀行、休斯敦第—城市國民銀行、達拉斯共和國民銀行和得克薩斯商業銀行。得克薩斯財團所控製的工礦企業以休斯頓的坦尼科公司為最大。它本是美國最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公司,現已發展成多種經營的綜合公司,該公司因受到洛克菲勒財團的滲透,已成為兩家財團共同控製的公司。在軍火工業方麵,得克薩斯財團控製了兩家著名的公司。一家是LTV公司(原譯林—特姆科—沃特公司),創辦人J.J.林,善於兼並,在1960年兼並特姆科飛機製造公司,後又於1961年兼並沃特公司(製造飛機和導彈)。80年代以來進行多樣化經營,但仍以製造軍火為主,獲利甚厚,發展迅速。另一家為休斯飛機公司,創辦於1933年,經營業務本限於設計和實驗性製造,1942年才開始商業性生產,製造飛船、偵察攝影機以及各種飛機零件。80年代上半期,該公司生產的電子控製係統和其他電器部件,在美國飛機製造業中處於領先地位,因此該公司生意興隆,營業額大增。此外,得克薩斯財團還擁有一些生產尖端技術工業產品的公司,如得克薩斯儀器公司。
關於十大財團和十大財團家族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十大財團的詳細內容...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7-05 06:56天狐定制
2025-07-05 06:43天狐定制
2025-07-05 06:43天狐定制
2025-07-05 06:02天狐定制
2025-07-05 05:58天狐定制
2025-07-05 05:20天狐定制
2025-07-05 04:58天狐定制
2025-07-05 04:53天狐定制
2025-07-05 04:41天狐定制
2025-07-05 04:35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