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神話”灰飛煙滅,保健食品亂象整治步入深水區
11月14日,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官網消息,被告單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被告人束昱輝等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等罪案,由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向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此時,距離束昱輝等人被批捕,僅過去了10個月。在這10個月內,昔日權健帝國徹底崩塌,這個經營了14年、擁有7000多家加盟火療店、年銷售額接近 200 億的“神話”灰飛煙滅。
而由權健事件也引發了一場自上而下的保健市場亂象大整治。在10月25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聯組會議中,針對該如何整治保健食品市場亂象的提問,市場監管總局和最高檢在回應中均表示仍將持續開展對保健食品亂象的清理整治,並將推進一係列政策舉措健全建立長效機製。
天眼查數據顯示,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權健”)成立於2004年2月,注冊資本3.45億,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家用電器、保健品製造、銷售等。該公司的大股東為權健的運營主體——權健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5.36%。束昱輝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22.17%,束長京為第三大股東,持股2.46%。
而權健集團有限公司則由束昱輝、束長京父子共同持股,二人同為權健集團有限公司的最終受益人,束昱輝則為權健公司實際控製人。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束昱輝仍在26家企業擔任法定代表人,在20家企業擔任股東,在33家企業擔任高管,更是擁有122家企業的實際控製權。
2018年12月底,“丁香醫生”一篇《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引爆網絡。隨後,權健違法銷售保健品,持直銷牌照行傳銷之實的麵目在調查中浮出水麵。
據《華夏時報》報道,束昱輝打造了權健的三大明星產品,分別是:能矯正骨骼、治療肩周炎、頸椎病,排出身體內五髒六腑的毒素的“骨正基”鞋墊;能平衡人體生物磁場、消炎止痛甚至治療前列腺炎的負離子磁衛生巾;以及遍布全國各地的火療館。這些產品多涉及虛假宣傳,據媒體報道,有危重患者因相信權健的產品而中斷了醫院的正規治療,導致病情延誤、患者死亡。
名義上,這些產品的銷售方式是直銷。2013年8月,權健拿到了商務部頒發的第39塊直銷牌照,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網站上,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已經備案的直銷產品信息列表共有40種,權健官方網站上的產品多達90多種。
而實際上,權健真正牟利的手段是通過“拉人頭”進行多層次直銷,即傳銷。
公開的法律文書顯示,權健的體係分為七個級別,根據會員賣出的產品和發展下線的數量來評定級別以及核算分成。據報道,不少火療館對外宣稱隻要首次繳納7500元就能成為權健會員,購買產品發展新的會員即可快速致富。公開的法律文書顯示,2015年一位名為李葉君的權健會員將該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根據2014年11月份前6個月的月提成款20萬元/月計算支付拖欠的銷售提成款。而位於體係頂端的權健高管之一孟令國,曾發展下線5000餘人,2012年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並處罰金463萬元。
權健事件曝光後,直銷行業紛紛陷入信任危機,被公眾質疑虛假宣傳、涉嫌傳銷,並被監管部門列為重點對象。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自權健事件發生以來,已經有超過50家直銷企業忙於清理“黑曆史”,在互聯網上一度泛濫的保健品虛假宣傳內容,在一夜之間數量銳減,直銷企業紛紛在其官網上發布公告嚴禁經營人員誇大產品功效。
與此同時,國家開始了對保健市場亂象的大整治。從2019年1月8日正式開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13部門在全國範圍內,針對六個重點行業及領域、四類重點場所及區域和十類重點違法行為,開展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的“百日行動”,並成立聯合督導組奔赴各地開展工作。“百日行動”期間,還促成了保健品標簽上設置特別提醒區、調整保健食品保健功能、改革保健品注冊製度等新規和長效監管機製的出台和推進。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宣布停止了對直銷牌照的發放,並開始全麵梳理排查直銷企業情況。1月29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商務部對所有直銷企業召開了集體約談和提醒告誡會。隨即,保健品直銷企業紛紛忙於清理自家門戶,相關違法違規或“擦邊球”營銷紛紛偃旗息鼓,有的企業幹脆放長假,隻有企業管理層密集開會商議對策。
6月4日,商務部發布《公告》稱,為貫徹落實市場監管總局等13部門《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方案》和商務部直銷行業清理整頓工作安排,根據《直銷管理條例》《直銷員業務培訓管理辦法》《直銷企業信息報備、披露管理辦法》等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2019年4月9日,商務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對直銷備案產品、直銷培訓員和直銷員開展複核登記工作的通知》(商辦秩函〔2019〕121號),部署對91家直銷企業開展三項複核登記工作。
根據商務部公布的複核登記結果,權健、華林兩家因涉嫌傳銷犯罪、未按程序進行複核登記,而被摘牌。同時,直銷備案產品數量複核後銳減了44.5%,直銷培訓員和直銷員的數量也都不同程度縮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