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楚生 (1906~1968)廣東潮陽銅盂鎮集星村人。1927年後在上海、香港創辦上海聯華影藝社、昆侖影業公司,曆任中央電影局藝委會主任、電影局副局長,中國影協主席。1927年開始發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電影文學劇本《漁光曲》、《新女性》、《迷途羔羊》、《一江春水向東流》,專著《論電影劇本創作特征》等。
1906年1月12日,蔡楚生出生於上海。
1912年,蔡楚生6歲時跟隨父母回到廣東,在廣東省潮陽縣神仙裏新厝定居。1913年,7歲開始進入私塾學習,接受啟蒙教育,打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閑時幫助家中種田,領略了務農的艱辛。蔡楚生自幼年起即喜愛繪畫,為他以後從事電影導演工作打下了美術基礎。1918年,蔡楚生被父親送到汕頭市,在蔡家與人合資開辦的雜貨店裏當學徒。
1925年,在汕頭參加店員工會,組織進業白話劇社,擔任戲劇演出的編劇、導演、演員,並試寫文章和繪畫。1926年,與進業劇社的同人協助上海華劇影片公司在汕頭拍攝外景,並與人合作編寫了喜劇短片《呆運》 。
1929年,蔡楚生來到上海,在幾家影片公司擔任臨時演員、劇務、美工、宣傳、場記、置景、副導演、編劇等,並學習電影藝術的各門知識;同年,進入明星影片公司,擔任鄭正秋的助理導演,並協助執導了劇情電影《戰地小同胞》 。
1930年,擔任劇情電影《碎琴樓》的助理導演 ;同年,擔任劇情電影《桃花湖》的助理導演,由舒適、尤光照、周起聯袂主演 ;1931年,擔任助理導演的劇情電影《紅淚影》上映;同年,加- 華影業公司,正式擔任編劇、導演 。
1932年,獨立執導個人首部電影《南國之春》 ;同年,執導劇情電影《粉紅色的夢》,該片講述了上海一個青年作家羅文的人生故事 ;同年,與孫瑜、王次龍、史東山聯合編導反映“一二八”抗日的劇情電影《共赴國難》 。
1933年,擔任中國電影文化協會執行委員,並執導了愛情電影《都會的早晨》 ,該片由王人美、高占非、袁叢美聯合主演。1934年,自編自導劇情電影《漁光曲》 ,該片獲得莫斯科電影節“榮譽獎”,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 ;同年,創作電影劇本《飛花村》,該片由鄭應時執導。
1935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新女性》上映,該片取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 。1936年,執導兒童電影《迷途的羔羊》,該片講述了小三子一家的故事 。1937年,執導由王次龍、藍蘋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王老五》 ;同年,執導劇情電影《聯華交響曲》,該片共包括8部短片,其中5部都或直接或間接地以抗日為題材 ;此外, 還擔任了劇情電影《藝海風光.三:歌舞班》的編劇。
1938年,與司徒慧敏共同擔任戰爭電影《血濺寶山城》的編劇,該片根據抗戰初期中國抗日軍隊堅守寶山城的事跡編創製作 ;同年,擔任戰爭電影《遊擊進行曲》的編劇。1939年,自編自導表現上海人民在淪陷區進行不屈鬥爭的劇情電影《孤島天堂》,該片根據趙英才的原著小說改編 。1941年,由其執導的戰爭電影《前程萬裏》上映,影片講述三位在香港艱難討生活的男女,回內地參加抗戰的故事。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蔡楚生回到上海,參加聯華影藝社和昆侖影業公司的創建,並擔任昆侖的編導。1947年,與鄭君裏合作執導劇情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該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家庭在中國抗日戰爭巨變之時發生的悲歡離合的故事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擔任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電影局藝術委員會主任和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管理局副局長、中國電影工作者聯誼會和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等職。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3年,與王為一聯合執導的劇情電影《南海潮(上集)》上映 。當他準備拍攝下集的時候,“文革”開始了,他被誣陷為“牛鬼蛇神”,慘遭迫害。1968年7月15日,蔡楚生逝世。1995年12月27日,在辦了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的活動中,蔡楚生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
人物關係:情人:

阮玲玉 (1910~1935) 電影皇後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蔡儀 (1906~1992) 湖南省株洲市攸縣

曹葆華 (1906~1978) 四川省樂山市馬邊

阿斯卡爾・塔塔乃 哈薩克族 新疆自治區阿勒泰阿勒泰市

陳伯吹 (1906~1997) 上海市寶山區

陳同生 四川省 + 更多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
羅宗賢 (1925~1968)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

劉道衡 (1892~1968)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

李蔭隆 (1914~1968) 山東省聊城市冠縣

王貴米 (1918~1968) 湖南省懷化市麻陽

金劍 (1927~1968) 遼寧省遼陽遼陽縣

楊朔 (1910~1968) 山東省煙台市蓬萊區 + 更多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